《1《 语文》—课程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 语文》—课程标准(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州市电子商务技工学校语文课程标准一、课程的基本信息适应对象:中专所有年级学生课程代码:/学时分配:40赋予学分:/先导课程:中职语文教程现代语文后续课程: 语文二、课程性质与任务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致力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与发展。语文能力主要指运用语文工具进行思想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语文能力的形成与提升过程兼有启迪思维、陶冶情操的作用。一定的语文能力既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适应未来职业生活以及全面发展、健康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这种奠基作用,决定其在技工院校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
2、。三、教学目的与要求语文是一门培养中职生致力于传授语文知识,发展语文应用能力,全面提升语文素养,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课程。把握语文教育特点,体现职业教育特色。语文教学以阅读为基础的思路,从体裁、立意、写作手法等多方面考量,选取数量充足的课文,辅以各类示例短文,达到使学生广泛接触语文材料的目的。教材立足这些文本,配合与职业活动或社会生活相关的背景,设计大量听说读写实践,帮助学生夯实基础知识,全面加强语文素养训练,体现为技能人才培养服务的目标。由于面向职业教育,本套教材收录众多关于职业的课文,传递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语文可以培养学生处理职业生涯及日常生活语文应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具备
3、未来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对学生的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着力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技能人才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习本课程后,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一)政治思想基本要求语文课重在提高中职学生的语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人文素养。传递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勇于实践的务实作风、锲而不舍的奋斗意志、童叟无欺的诚信品质,注重帮助学生认识职业活动,理解职业生涯,培养优良的职业道德。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吸收外来文化养分。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于历史长河,是中华民族的瑰宝。选文是本套教材在文化传承方面的主要手段,主要体
4、现在两方面:是选取古代经典诗歌、散文和古白话小说名著选段,如将进酒庖丁解牛劝学;二是选取介绍传统文化的现当代作品,如景泰蓝的制作古代技艺二则。除去选文,教材还在相关单元专门介绍古诗文诵读方法和古代文化常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培养自主阅读古代经典作品的兴趣和能力。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身处多元化的环境,更需要放眼世界,撷取精华,滋养自身。本套教材收录的优秀外国作品涉及记叙文、议论文和小说等体裁,从中可体悟不同国度和民族的文化,可借鉴彼之手法和思想,丰富我之形式与内涵。本套教材也重在加强对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着力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创新型、复合
5、型、应用型技能人才。(二) 基本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培养学生在语言文字应用、阅读、写作、口语交际、搜集处理信息等方面的能力,使学生具备职业生涯发展必需的且够用的语文能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地课程体系技工院校语文课程,让学生可以利用语文根于社会,面向职业,面向未来,从劳动就业的实际需要出发,学生可以增进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及职业活动地联系,尽可能能创设相关地应用情境,学到课堂语文知识并能适应基本的社会需求。语文教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以人为本”的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课程改革,着力提升课程的思想性、科学性、时代性、系统性和指导 性,建立
6、对接紧密、动态调整、特色鲜明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三)专业知识、能力、素质要求1.专业知识创新练习体系,强化训练指导。本套教材从教学整体性、实践性和拓展性三方面构建练习体系。教材重视从预习开始的完整教学过程,将字词等基础知识融入预习。本书由五个单元构成,体裁多种多样,结合了散文、小说、说明文等体裁精选了适合学生发展需求的中职学生的内容,让学生基础更牢固和更加能加强语文能力。学会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掌握基本的
7、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2.专业能力(技能)要求加强语言表达与交流,特别加强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让学生能够在社会上正常运用语言并且语言表达流畅。注重学生写作能力培养,学生能自由写作,能在职场中会应用写作。注重发展思维能力,学生理解能力培养,学生能自我理解课文。注重提升思维品质,加强阅读理解与分析,学生能对书本有的基本理解并提升归纳能力和有效自我反思。加强语文美文的欣赏与体验,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提升。3.专业素质要求能自我听说读写,能自我阅读中外优秀文学作品(职场应用写作作品、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作品,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品,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等)。能传递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勇于实
8、践的务实作风、锲而不舍的奋斗意志、童叟无欺的诚信品质。能传递爱国主义精神,传承中国文字与语言,能在职场中会应用写作。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思想交流能力,能观察不同媒介语言文字运用的现象,了解其特点和规律,理解、辨析媒介 传播内容,有跨媒介分享与交流的能力。具备未来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四、教学内容与安排- 6 -(一) 教学内容本课程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选修课程。本课程把培养学生 “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和 “ 思想交流能力 ” 放在突出的位置上以散文、小说、说明文、诗歌、等题材的文体知识和写作指导为主要教学内容并通过阅读分析和写作训练培养学生处理职业生涯及
9、日常生活语文的写作的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具备未来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课程对不同的专业而言有着不同的性质,对电商专业类学生是一门文化基础课,对幼儿教育专业类学生则是一门人文素质课也是一门语言技能课还可以是一门专业课。(二)教学安排序号周次章 节(课题)主 要 内 容教 学 安 排 及 学 时 分 配课外作业及学 时讲授习题课课堂作业课堂讨论实操现场教学出外参观测验小计11开学第一课安全教育2222第一单元跨越百年的美丽112完成练习33第一单元那一年,面包飘香2244第一单元卖白菜2255第一单元一碗清汤荞麦面112完成练习66第一单元我不是一个好儿子11277第二单元景泰
10、蓝的制作22完成练习88第二单元钱2299第二单元人们如何作出决策221010第二单元古代技艺二则112完成练习1111第二单元老字号:北京昔日的名牌221212第三单元社会没有义务等待你成长和成熟1121313第三单元学业职业事业22完成练习1414第三单元美腿与丑腿1121515第三单元荣誉与爱荣誉22完成练习1616第三单元谈友谊1121717第四单元寻梦者221818复习期末复习22复习本学期内容1919期末考试考试22五、教学设备和设施本课程主要安排在多媒体、实训室、模拟工作现场,实现教学场所与职业场地的一体化,以便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各教学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可采用多媒体教学、模拟工
11、作现场等。校内实训室:多媒体设备、话筒、黑板、其他办公用具等。校外实训基地:与语言交流工作相关,能够根据教学需要定期按受顶岗或跟岗学生,能提供符合要求的岗位。六、教学师资配备要求本课程建议采用校内专任教师和行业兼职教师共同组建“双师结构”课程教学团队,校内专任教师应具备讲师以上职称,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工作经历和经验,建议校内专任教师继续学习写作教程,提升能力,培养双师素质教师;行业兼职教师应有相关工作经验并具有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建议“双师结构”课程教学团队共同开发课程、共同编写教材、共同备课、共同授课、共同命题,全程参与课程建设。七、课程资源校内课程资源:1.本书语文2.教师:教师均为本科大
12、学相关专业毕业,拥有一定的教学经验,且有很强的责任心,教学前做好充分的教研及教学准备工作。3.学生:学生均为初中毕业学生,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对于语文有一定的接受能力。校外课程资源:主要为网络资源,学生可通过电脑手机等方式上网查找或搜索相应知识。八、教学实施1. 有效讲授:教师科学合理地讲授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即使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活动中教师的讲授也是很重要的。教师有效的讲授可以引导学生理解重难点知识,启发学生思维的方向,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2. 有效提问:提问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影响课堂教学实效的因素之一。3. 有效倾听:课堂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学会倾听,是师生都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4
13、. 有效反馈:教师要重视教学活动的反馈。教师和学生要及时地有针对性地调节教和学的活动,高效地实现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5. 有效活动:有效活动指课堂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达到教学目标。九、课程考核方案文化课程考核表考核成绩考核标准考核类型占比考核方式评价主体平时成绩出勤(10%)作业(10%) 课堂提问(20%)考查40%过程性考核 教师期末成绩期末考试考试60%终结性考核教师 十、教材的选择与编写语文这本教材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组织编写.-6版.-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6(2020.6重印)。本教材是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通用教材(isbn978-7-5167-2700-3),i.语.人.语文课-中等专业学校-教材.g634.301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6)第179280号。语文这本书由何语华主编,陈顺华、陈永兰、刘腾腾、卢彬、卢丹丹、陈含笑参加编写;苏培成担任审稿。 本教材既适合作为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必修课教材,也适合作为各专业的思想引导主干教材,还可供广大学生和其他读者用作自学的读本。语文这本书每篇课文均有学习提示,每个单元(除古诗文单元)均有写作指导,每项综合实践活动都包含所需的应用文知识,帮助学生明其意、晓其理、知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