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上海市春考作文——“你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各大名师观点大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上海市春考作文——“你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各大名师观点大汇编.docx(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年上海市春考作文“你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各大名师观点大汇编三、写作 70分25.有人说,你怎么做,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也有人觉得不尽如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沪上语文名师第一时间对春考语文作文题作点评: 名师解读1:来源上海高中语文李老师 上海高中语文李老师总评:这个题目,说难,不难,想写偏题,很难,但想写好,其实比较难,需要一定的功力。 下面,李老师用我们平时总结训练的高考作文写作“四步曲”,来详细解析一下这篇作文应该怎写。一、审题 此题目,让我们讨论的话题关键词是:“怎么做”、“什么人”。 “怎么做”,提升一下,就
2、是“行为”,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行”,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 “什么人”,就是“人格”、“人品”等。这里,是完全符合“文学是人学,关注的是人的内心和精神品质”,这一铁律的。 另外,特别注意,“也有人觉得不尽如此”,同学们看这句话,“也”,“但书”,我们平时强调过的,其后面的内容是这句话的重点。同时,“不尽如此”,说得很委婉,留有余地,也说明了出题老师的“倾向”。 李老师一直强调过,每一个作文题目,特别是高考真题的作文题目,出题老师在出题,都已经预设了“最好的立意”、“最好的结构”。 所以,这个作文题目,如果同学们只是肯定“你怎么做,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个观点,你这篇作文,就是没有“思考透
3、”“写透”,拿高分的难度很大。这个观点,只是我们围绕话题思考的“一部分”,必须有,但不是全部。接下来,还要用海派作文的“思辨”,对这个问题进一步思考。二、立意 围绕这个话题,我们可以有哪些立意呢? 首先,根据“你怎么做,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的“听其言,观其行”,就是一个观点,即重视“行动”。这个点,写到这里就可以了,如果还想向深处写,中国儒家思想中的“尽性”“践形”,也可以写。这些都是我们传统文化思想中的基本概念,高中同学们要懂,要知道,李老师讲课,肯定在阅读、写作训练中会涉及到,同学们听课要跟老师一起思考,很容易掌握。 以上这一部分,同学们可以结合现
4、实,批判只有口号,没有“行动”,“满口仁义道德,满肚子男盗女娼”的虚伪。 接下来,就要思考怎样“行动”。“行动”,要理性,要“三四而后行”。爱国行动,就是要“打砸日本产的汽车”吗?战争年代,学生的爱国是“战场上拼刺刀”吗?包括疫情期间的爱国,都可以思考、辨析。总之,有的可写。 当然,如果再向深处写,可以思考“行动”的效果。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最难的是做好事真正有好的效果。国际人道主义组织,在非洲做慈善,却加重了当地底层民众的饥饿;洛克菲勒在中国建协和医院,真正地帮助了中国,都可以写。此处道理有些复杂,暂不展开讲。 还可以写什么?“文学是人学,关注是人的内心”,如果一个
5、人,内心纯正善良,却没有“行动”,他是不是一个好人呢?一个穷人家的子女,只能让自己的父母勉强温饱;一个底层的父母,他们在寒冷的冬天,背着自己几岁的孩子送外卖,有了陪伴没有温暖,他们是不是好的父母呢?中国有句古话,“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论迹寒门无孝子”。这一部分,也很有力量。 最后总结重申几个主要观点。三、思路结构立意“立”好了,思路结构也就出来了:第1段:引入谈论的话题。第2段:肯定“行动”,批判“言行不一”的虚伪。第3段:思考怎样“行动”,强调理性,批判狂热、偏激。第4段:肯定“心”。第5段:重申主要观点。四、表达 表达是最后的成为阶段,注意要首先保证清晰表达,不要太对口语,但也不求复杂
6、,讲清楚观点,就可以。 另外,结构思路一定要清晰,先道理,后事例;先观点,后批判反思。 注意至少3处引用名人名言,注意书写,想好了写,不要有涂改,不要有数字、英文。 作文写完最后一个句号,高考语文结束。但是,同学们,春考,只是高考的练兵,同学们在春考结束后,一定要抓住最后的时间,这个时间只要用好,绝对够用,努力训练阅读、写作的方法、规范,语文成绩肯定会很好,阅读55分,作文55分,每个同学,都能做到。 名师解读2:来源魔都语文课代表 这是一个开放度比较大的作文题,所谓开放度比较大,是说这个题目并没有限定你应该“怎么说”,而是只要围绕这这个论题,你既可以说“你怎么做,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也可以
7、说“你怎么做,不一定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没有规定的标准答案,从这个意义上讲,你怎么写都是对的,在审题上没有什么障碍,“跑题”的风险是比较小的。 但是题目又要求你“谈谈你的认识与思考”,这就要求考生不仅在文章中要表明自己的观点,而且要有“认识与思考”,对于自己的观点,要有足够的依据和支撑,你要说服读者,你的观点是正确的,而别人的观点是错误的,这对于考生的生活积累和理论积累以及思辨能力,都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也就是说,这个作文题审题不难,但是要拿到高分,在众多的考生中脱颖而出,却也是不那么容易的。 要写好这个题目,除了一定的理论知识的积累,还需要考生平时对于社会现象的关注,随着社会发展的脚步越来越
8、快,各种社会现象和关于这些现象的讨论也经常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比如关于是不是有阶层固化的现象,比如说寒门到底能不能出贵子,比如要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甚至是一些关于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思考,如果考生平时能够关注这些现象,那么对于自己在文章中的论证,肯定是大有裨益的。 总之,今年的春考作文题,是一个“深入浅出”的比较好的作文题,体现了近年来高考作文在命题思路改革方面的进步。 名师解读3:来源三合一小教室年 年 岁 岁 花 相 似2021年上海春考语文作文题解读王伟娟 今年的春考作文题,让我不由地想起唐代诗人刘希夷的“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诗句来。“人不同”好理解,每年的考生当然不同,“
9、花相似”可指作文题,也可指题目“出彩”处,而“相似”云云,是耶,非耶?我当然愿意持肯定态度,关键看“相似”的内容是什么。 那么,“相似”为何?那就是我经常会提及的四个短语:隐含育人功能,关注思维品质,注重生活积累,体现开放原则。尽管已多次提及,但重要的话何妨重复三遍?如果在这“四项基本原则”上相似甚至相同,善莫大焉!这一点,明眼人都知道,无需多言。 我想多言几句的是,今年的春考题与平时高三学子经常看到的的作文题的相似处。“有人说,你怎么做,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也有人觉得不尽如此。你怎么看?”首先是表述形式的相似。以“有人说”领起的题目,考生见的不可谓不多,以往的春考、秋考作文题中也多有出现,如
10、此表述的作文题,在考场中不啻是给考生的一剂定心剂,有利于考生在平稳的心态下正常发挥。其次是论说主题的相似。今年要求思考的主题是即将走向成人的考生非常熟悉、应该思考且无法回避的人生命题,即“如何作为与成为什么样的人”的关系。这样的论说主题不虚无、很踏实、接地气,每个考生都可以有属于自己的感受与思考,都应该有言说的欲望。 我想提请注意的是,因为相似,更容易忽视;因为熟悉,更容易雷同。所以,题干中的“你怎么看”千万不能忽视了,忽视了这一点,就变成了“有人说”的传声筒,就会在隔岸观火、隔靴搔痒中丢了“我”。而在“我”缺席的情况下,你的领地,只会成了“有人“(他人)说法的跑马场;你的言说,只是“有人“(
11、他人)说法的再演绎。而熟悉的论说主题,也不只是用来高谈理想、阔论心迹的,说得再白一点,不是用来说正确的废话的。如果缺少了对题干中“你怎么做,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的辩证思考,那此番写作的真正的意义就可能阙如,命题者的命题用意也可能落空。 如何辩证思考?其他且不说,不妨从扪心自问开始:“你怎么做,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个命题成立吗?为什么“也有人觉得不尽如此”?在对这个命题作出判断前是否应该对“怎么做”和“什么样的人”作个界定?在主要概念界定后这个命题是否一定成立?如果不成立,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不成立”一定是负向的吗?看似“负向”的结果有无积极的意义可言?这样的意义只关乎生命个体吗?相信,思考
12、从问题始,而问题能将思考引向深入。但愿年年岁岁题相似,岁岁年年思不同。 名师解读4:来源林教头的语文课堂 如果有读过林老师公众号的人,看到这个题目立马就会联想到一个哲学家,谁?萨特。怎么做(怎么选择)-成为什么样的人(人的本质),这不就是存在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吗?人的“自为的存在“:人的本质并不是先天决定的,人的选择决定人的属性。也即“存在先于本质”。 在林老师之前的材料中,反复引用过萨特的观点。在后现代哲学中,“去中心”化,去“本质化”的是一个根本趋向,实际上存在主义就是指出人的属性由其行为决定,人并不像物一样,本质属性天然封闭在自身当中,人是一种交往性,在意识流动场中进行自由选择的动物,人
13、需要他者的投射与建构,所以人的本质是悬置的,只有不断地通过选择建构自身,不断地通过行为刷新自身,而没有什么天然的封闭属性。(这里指价值属性而不是物理属性) 这里需要辩证的部分是为什么有人觉得不尽如此。这里分很多种情况,首先,你的选择是否是经过你自身反复的挣扎与思索后做出的,人的本质必须由你自身通过艰难选择而获得。如果你是通过与他人的随波逐流,或者是在某种体制或者盲目群体意识当中做出的被动选择,那这种行为无法决定你自身,也不能够变成你的自我属性。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也是在讲这个道理。真正接触了外部世界,真正在与外界的碰撞中做出了抉择,建构了自身,才能找到属于你自己的重心。 其次,是关于道德评价的
14、问题,成为什么样的人,一方面来自于自我的期许,一部分也可能来自于社会的评价。有些人喜欢通过一个人的行为来判断一个人的品性,品德,人格等等。这种来自于外部的评价是值得商榷的。人的行为首先应当是对自身的期许,同时也是对自我和社会的一种责任,但动力源来自于自身。我们在不同场域的交流往复中,有些行为也许是错的,有些行为也许是迫不得已的,有些行为也许是盲目的。但既然人始终处在一种不断建构自身的过程,我们就不能用一种可能是偶然性的随机性的行为去断言一个人。即便,这个人是在郑重其事,反复思索后做出的行为,他(她)也可能在下一个时间再次陷入徘徊。他的本质始终是悬置的和不停自我建构的,所以孟子的“性善”和荀子的
15、“性恶”之论争才可能贯穿数千年。一个人的所作所为在社会评价当中应当是怎样的,这个需要区分时空,场景,文化,语境等种种前提。 当然有些人也可能认为人有些本性是先天的,人做出一些行为可能贯穿始终,也可能他做的一些选择是迫不得已违反本心的。这个“本心”有没有,这个“本性”是先天就有的还是后天塑造的,这个哲学论争千百年来中西方都还没有结论呢。有答案的就没有价值了,要不然这题拿出来考你干啥? 名师解读5:来源梦观员 历年上海市春考作文题都围绕语文核心素养中的“思维的发展和提升”一条,着重考察考生的思维深度及广度。2021年的春考题也不例外,仍旧是哲理思辨类的题目。 今年的题目关注“怎么做”与“成为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这是一个极富启示性的题目,引导考生对内省察,探讨行动与自我模铸的关系。 从人的自我塑造历程来说,人首先要定义自我的本质,对于自身的存在有一种理想的图景,然后才谈得上有意识地塑造自我。而在这样一个图景的引领下,不管有意识还是无意识,人的一切行动都在塑造着自我,从这个意义上可以